展板报告 | |||||
---|---|---|---|---|---|
7月5日下午13:00~15:00 | |||||
专题56: 俯冲带地球动力学演化及水碳循环过程 | |||||
S56-P-1S | 新生代气候驱动机制转变:从构造脱气到硅酸盐风化 | 刘少辉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
S56-P-2S | 南海东北部洋壳沿马尼拉海沟中-晚第四纪俯冲速率变化:来自地震地层学分析的启示 | 邹松 | 同济大学 | ||
S56-P-3S | 古特提斯洋斜向俯冲闭合与华北板块中晚三叠世古地理响应:来自鄂尔多斯盆地碎屑锆石与地球化学的证据 | 冯英琪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
S56-P-4S | 利用纵横波速度比估算成熟慢速扩张的海洋地壳中因蛇纹石化产生的过量化合结合水含量 | 李莲君 |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 ||
S56-P-5S | 人工智能方法构建马里亚纳俯冲带中部精确地震目录 | 奚弘钊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
S56-P-6S | 马尼拉俯冲带输入板块热流异常及其对板内水热循环的指示 | 宋子龙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
S56-P-7 | 新特提斯洋俯冲起始:来自变质底板年代学的约束 | 沈洁 |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 | ||
S56-P-8S | 东南亚环形俯冲系统地幔对流模式的三维地球动力学模拟研究 | 田昊 | 南方科技大学 | ||
S56-P-9S | 俯冲带挥发分循环的数值模拟研究——以H和C为例 | 张睿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
S56-P-10 | 后石榴子石缓慢相变诱发俯冲板片在下地幔顶部的停滞 | 谌永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
S56-P-11S | 基于改进深度学习模型Segformer的全球海山语义分割研究 | 刘斯宇 | 南方科技大学 | ||
S56-P-12 | 雅浦海沟卡洛琳脊俯冲的动力学过程:以二维数值模拟为例 | 程子华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
S56-P-13 | 辽吉构造带碱性岩浆作用与稀有稀土成矿过程简述 | 鞠楠 |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 ||
S56-P-14S | 洋底高原俯冲对海沟几何形态的影响:以卡洛琳脊—雅浦海沟为例 | 赵磊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
S56-P-16S | 岩石圈抗弯刚度在诱发型俯冲起始中的作用 | 蒋心怡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
S56-P-17 | 古亚洲洋东南段晚古生代穿时性俯冲起始:对华北北缘被动陆缘向活动陆缘转变的启示 | 曾浩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地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全国重点实验室 邮编: 200092 Email: cess@tongji.edu.cn
Copyright © 2013-2025 第八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 版权所有
© www.cess.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0014176号-8 ]
[ 沪ICP备10014176号-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