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办开幕式、不设主席台、院士与研究生平起平坐,7大主题、25个专题、以“汉语”作大幅度的跨学科深度交流……7月4日,为期3天的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上海举行
现大会会议手册发布,内容包括会议日程、交通路线路及会场分布等
目前会议已有超过千人注册,收到710余篇摘要,在会议召集人和大会秘书处的共同努力下,大会的学术日程已经排定
自即日起,大会正式开放网上注册,欢迎海内外广大地球科学工作者踊跃报名参会。 2016年5月31日之前报名注册参会(以收到注册费为准),可享受注册费早期注册优惠(会议代表1500元,学生代表800元,陪同人员800元),该日期同时也是摘要提交和宾馆预订截止日,敬请注意。
在这次会议上,海陆结合,古今结合,地学和生命科学结合,科学和技术结合。与会者中不乏国内外的权威科学家,但会上采用中文进行交流,为国际学术交流搭建了华语平台。
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沪开幕,海内外千余名专家学者齐聚申城,就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热点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做了深度探讨。
“地球系统”是一个有机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它过于复杂,应将其作为整体进行研究,而这就迫切需要在理论、方法和思路上的探索与创新,需要跨学科的交叉。
十位学生最终获得“优秀学生展板报告”奖,并获得奖状及奖金一千元的奖励。在7月4日的大会“地球系统科学论坛”环节后,论坛专家汪品先、王成善、周忠和、焦念志、彭平安、林间、钟时杰,和刘勉等为获奖学生颁奖并合影留念。
在“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沪召开之际,汪品先院士特撰稿就“地球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来源与发展、未来及展望进行阐述。在此特刊登此稿,以飨读者。
7大主题,19个专题,近600个会议报告,千余名海内外华人学者,164个境内外单位,高度的跨学科交叉,中文为主要交流语言,大师与青年学子面对面……
本次大会的会议手册现已发布,其中包括会议的基本情况、会议注册、会场分布、学术日程、会议用餐、交通指南、会后考察等信息。注册报到时会议将提供纸本“会议手册”,各位参会人员可不必自行打印。
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日程初稿(2014.6.15)现已发布,可在会议网站“资料下载”页面或下方链接下载浏览。相关事项可联系会议秘书处(cess@tongji.edu.cn)。
自即日起,大会正式开放网上注册,欢迎海内外广大地球科学工作者踊跃报名参会。 2014年5月31日之前报名注册参会(以收到注册费为准),可享受注册费早期注册优惠(会议代表1200元,学生代表600元,陪同人员600元),该日期同时也是摘要提交和宾馆预订截止日,敬请注意。面向在读研究生,会议还特别设立学生资助。
为构建高层次的中文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华语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交流,打造中国的“CGU”会议,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China)专家委员会决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
以推进大幅度学科交叉为主要宗旨的“第二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于2012年7月2~4日在上海成功召开。
会议进行三天以来,由各专题召集人推荐、会议学术委员会严格筛选,最终从24位候选人中评选出 10位“优秀学生展板”获奖人
地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编: 200092 电话: 021-65982198 Email: cess@tongji.edu.cn
Copyright © 2013-2019 第六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 版权所有
© www.cess.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0014176号-8 ]